新闻公告
<

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要点回顾 | 新年论坛专题五:高质量就业的评价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1-07 15:38 来源:

2022年12月29日下午,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23年新年论坛“高质量就业的评价与对策研究”分论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办。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丁延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祝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杨中超出席分论坛并作学术报告,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岳昌君主持。

图片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丁延庆分享了题为《学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告,他从生涯规划中的高考填报、报考咨询中所见、院校/专业与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作为重要生涯节点的一项关键教育选择,高考志愿填报却经常难以达到最优化结果。调查显示,多至三分之二的考生在入学后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丁延庆副教授结合报告咨询中的所见,指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对政策和规则了解的欠缺、对院校和专业缺少必要的认知、家长的过度参与以及报考策略和技巧的缺乏。针对此类问题,丁延庆副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其在志愿填报和信息干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丰富的志愿填报经验向大家推荐了包含定位策略、批次策略、同批冲保策略和分数-质量错位技巧在内的报考策略和技巧。此外,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2021)》发现的结果,报告还就当下院校、专业与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从需求侧和供给侧讨论了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报告对毕业生调查数据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展望,并表达了对于2023年就业季的期待。

图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分享了题为《博士择业心态与就业去向:基于2017-2022全国调查数据的分析》的报告。在海外博士供给与回流的增加和学术劳动力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21-2022年研究生毕业离校调查中的博士就业数据,围绕博士生的择业心态与就业去向展开了讨论。文章主要得出如下五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博士生对工作的稳定性和工资待遇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二,博士毕业生进入学术部门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而进入企业的比例增加;第三,除了医学和农学专业,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岗位的比例下降;第四,博士毕业生就业部门的匹配度约为80%;第五,博士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下降趋势较为明显。最后,文章分别基于学术职业的吸引力问题和博士的择业心态进行了讨论。在学术职业的吸引力方面,总体而言,学术职业的吸引力并未出现下降趋势,2022年坚守学术职业承诺的比例有所上升(75.0%上升到80.6%);但相对而言,学术职业对于经济优势阶层的吸引力更低,出身经济优势阶层的博士生更有可能放弃学术职业而选择一线城市的非学术工作。在博士的择业心态方面,文章认为博士生在就业中的冒险精神有所下降,如何创造合适的发展环境从而有助于博士生的冒险精神提升,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祝军分享了题为《毕业何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的报告。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2011-2021年数据,分析了过去十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和趋势,考察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起薪水平和就业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得到如下四点结论:第一,2011年以来,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落实率整体情况较好,但是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和升学比例上升的特点,且在2021年变化最为明显;第二,人力资本水平仍然是决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的主要因素,实习经历和职业证书尤为显著;第三,性别、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学生干部经历和求职次数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起薪有着显著影响;第四,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和求职状况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指导,高职院校要关注后疫情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变化,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指导与服务支持;二是提升技能,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把过硬的职业技能作为就业通行证;三是注重实训,高职院校毕业生要积极参与实习实践,通过专业实训,强化技能发展;四是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开辟市场,根据订制形式为企业培养人才,以帮助学生安心学习专业技能。

图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杨中超分享了题为《非认知能力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就业》的报告。基于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非认知能力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如下三点:第一,第一代大学生身份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具体而言,一方面,第一代大学生更倾向于单位就业而非升学,另一方面,其成功实现单位就业的可能性更高。第二,非认知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且这种影响在第一代和非一代大学生群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非认知能力不仅会显著影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而且还会预测其工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在控制其他变量后可知,非一代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显著高于第一代大学生。第三,在就业结果上,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发挥着相互补充或替代作用,且在两代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在对就业去向的影响上,学业成绩和自尊相互促进,韧性和学业成绩则相互替代。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相互作用在第一代和非一代大学生群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文章建议一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提升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二是要继续完善劳动力市场绩效原则,不断促进就业公平。


上一篇:要点回顾 | 新年论坛专题六:县域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要点回顾 | 新年论坛专题五:高质量就业的评价与对策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