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

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获奖成果推介:《跨越学术与实践的鸿沟:中国本科教育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探索》

时间:2021-10-13 10:33 来源: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本次共评选出获奖成果344项,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119项,三等奖199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共有6项成果获得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推出获奖成果推介系列文章。

三等奖

《跨越学术与实践的鸿沟:中国本科教育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探索》

鲍威

一、基本观点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范式转化,回归高等教育本源,通过优化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命题。过去十余年我国院校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研究领域研究快速崛起,随着研究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不仅需要在学理层面清晰高校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增值性发展的作用机制,更需要从研究中凝练出实践层面切实可行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high impact educational practices)的内涵要素,让学术服务于实践,为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供方向和路径的指引。《跨越学术与实践的鸿沟:中国本科教育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探索》(下文简称“论文”)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积极回应现实需求,深入考察本科教育中组织层面的院校禀赋、制度变革、资源配置、教学范式等多层面要素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着力探究中国普及化阶段的高影响力本科教学理论建构、科学观察和实践回应。基本观点概括如下:

高校学生呈现的明显多元化、异质化趋势成为普及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针对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同一性危机、生涯目标模糊、学业倦怠等特质,论文基于自主性学业参与和自我生涯规划两个指标交互所构成的学生类型范式分析(如下图所示),清晰中国本科学生亚群体的异质化图景及其家庭社经属性和学业发展成就差异。研究发现,传统精英阶段升学者均持有明确且强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积极性的同质性假设遭遇挑战,具有明确生涯规划,课堂内外开展自主性学业参与且学业表现优异的“志行合一性”学生群体在总体中的占比仅为27.6%。与之相异,各类高校所面对的主要受众为虽然自主性学业参与度较高、但对未来并未形成明确规划的“目标探索型”学生群体(10.4%)、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层面滞后“志行脱节型”学生(32.8%)、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的“学业倦怠型”学生(29.2%)。后者三类群体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大学入学后能力素质增值表现均低于前者。学生群体异质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当前我国本科教育所面临挑战的复杂性和不明确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后三类学生群体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指导,优化其大学就读体验,使其从中思考与明晰个体生存意义和目标,并成为知识学习和建构过程中的积极主体,成为高等院校通过一系列高影响力教学实践所追求的目标指向。

学生类型的成功转化不仅取决于其学业投入、社团经历等个体层面多样化校园参与经历,同时受到其所属院校组织层面相关要素的显著影响,且不同类型学生群体间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异质效应。

论文整合微观全国本科学生调查数据和中观院校组织财务经费等相关数据,引入多水平多元逻辑斯特回归分析,综合学生个体和院校组织两个层面探讨学生成功转型的作用机制(如下)。学生个体层面,学生的学习投入时间增加、学术科研参与、社团参与经历以及在社团活动中承担组织责任的深度参与,能在不同程度强化其他学生类型向“志行合一型”学生转化的概率。院校组织层面,院校⑴优化经费配置结构,扩大人员支出占比;⑵改善教学管理制度,合理降低毕业学分要求;⑶实施规制式与参与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⑷促进课堂场域外的师生互动;⑸构建完善的院校学生支持体系能够显著强化学生向“志行合一型”学生转化的可能性。


图片


中国本科教育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内涵与现实可行性。

基于对国内外先行研究的梳理辨析和科学实证的观测检验,论文阐释我国高校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机制中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六大要素及其在现实推广中的可行性与挑战(如下图所示)。

第一, 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院校需要充分理解学分制概念内涵,在强调课堂学习的同时,将课外学习纳入学分制教学管理框架之中。针对目前部分院校毕业总学分要求过高的现状,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需根据学科特征,适度降低总学分要求,合理控制学生课内学习时间,强化教师课外辅导投入的激励机制,为学生课堂之外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丰富大学参与体验提供充分的弹性和自由度。

第二, 规制和参与相互交融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是基于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特质等结构性要素的策略选择,规制范式与参与范式并非简单对立,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理解误区。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内在逻辑,针对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质,有机整合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或工具,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在行为和思维层面的深度学习和高阶认知。

第三, 强化课堂场域外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后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对学生的学业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学业、品德等方面的支持,是构建有效教学环境的核心要素。有效的课外师生互动需要改变当下我国高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能分割状态,从制度层面构建两类教师群体之间整合与协作机制。

第四,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园经历或体验。本科阶段的科研参与经历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深广、解决问题能力、思维的深刻、敏捷和创新等素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如何突破经费、资源、教师指导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将学术科研参与经历或成果纳入院校教学课程或学分认可的制度框架,成为未来大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可为之举。

第五,优化高校经费配置。单纯扩大院校经费投入规模并不能直接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相反,提高教师队伍的薪资水准,优化人员经费的配置结构对于学生的成功转型、提升学业成就具有显著增值效应。随着资源约束可能成为新经济常态之下高校发展的瓶颈,优化经费配置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迫在眉睫。

第六, 完善学生支持体系。有效教学经历必须发生在支持性的环境中。所谓“支持性环境”并非手把手帮扶或降低学业标准,而是构建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智力性、情感性挑战与承受风险的院校环境。院校需扎根于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校园文化,通过新生适应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咨询、学业辅导等方式,建立综合性学生支持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图片


二、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第一,论文推动高等教育院校影响力(college impact)理论的本土化调适和探索,在促进与国际学术的前沿对话的同时,突破以往该领域研究在既定学科框架之下偏重观察与诠释的精致化学术操作,轻视实践品格的“围观式研究”盲区,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实践智慧,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校正,促成学术与实践的相育相长。

第二,论文通过类型学研究范式,一方面清晰普及化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异质化图景的结构性内涵,另一方面提供评价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潜在有效指标。由此避免了传统学生自我汇报学业成就指标存在的效度局限、忽略院校、专业和学年间的差异性、单一平面截取信息忽略学生发展动态化与情境化的复杂特征。

第三,相对于既有国际学界对于本科教育高影响力实践的提炼分析多基于高等教育社会学学科视角,多停留于院校教学运行层面的局限,论文在吸纳既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将教育经济学的财政投入和资源配置、教育管理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变革纳入其中,以跨学科视野建构微观和中观相综合的系统理论框架,利用大样本5.4万人全国本科学生调查,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引入多水平多元逻辑分析,明晰本科教育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内涵及其作用效用。

第四,论文聚焦我国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清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阶段的中国大学生的多元化趋势及其特质,厘清了中国本科教育的高影响力教学实践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异质效应,对高影响力教学实践要素在现实中的推广及其可能存在的挑战提供了重要政策性启示。相关发现不仅从学理层面增进了院校影响力与学生发展的理论阐释,更在实践层面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实需求,重视学术理论研究对于高校教学实践的反哺性,为本科教育精准化改革提供科学指导。

三、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论文科学解释和准确解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资料翔实,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和时代性。论文成果分别受邀2018年5月在“变革与创新: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国际论坛”主旨演讲发表、2019年6月日本高等教育学会年会发表,受到包括美国高校学生参与调查项目(NSSE)负责人/美国高校学生学业成果评估中心(NILOA)专家乔治·库(George D.Kuh)在内的国际权威及同行的广泛好评,有效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学本土成果走向国际学界,为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中国视角。

该论文成果分别在2019年6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专题论坛、2019年10月全国医学教育质量与发展论坛、2019年11月中国高等学会地方大学研究分会理事会主题论坛、2021年4月西部高层教育论坛宣讲,受到本土学界和高校教学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基于扎实的理论和详实的数据支持,论文为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院校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决策借鉴。依托该成果,作者作为特聘专家为北京市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做专题讲座,应邀为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做专题演讲,为本科教育精准化改革实践提供科学支持。同时作为北京高校本科生公选课、学术研究生课程和专业博士课程的重要研读文献,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文2019年7月发表后,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被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文摘(周报)》2020年2月5日总第1668期转载报道。2019年11月12日《光明日报》根据论文重要发现,刊登《来,给不刻苦读书的大学生开个药方》专题报道,并被《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澎湃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转载报道。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相关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回顾·反思·展望” ——2021年第一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论坛
下一篇:​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获奖成果推介:《高等理科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