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为期一天的“2013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监测项目培训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圆满完成。项目核心成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朱红、杨钋、蒋承、范皑皑等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邵明英老师,以及来自首都地区近80所高校的学工系统老师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本年度的培训和讨论会。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上午为整体项目情况介绍及相关培训,下午为五个专题研讨会。 培训会上,项目组蒋承老师首先对与会人员进行了教育统计和SPSS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培训。鲍威老师就项目实施概况给予详细介绍,从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特征与挑战、项目测量工具的特色与实践效用、2012年度项目调查实施概要、项目合作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指出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状况项目在指导高等教育学生工作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方向和重要意义。 接下来,杨钋老师就2012年首都高校二年级学生追踪调查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调查中两项重要的发现“学生二年级转折”、“学习独立性发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对首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然后,蒋承老师就2012年首都高校本专科项目组实施情况进行介绍,就本科生发展的研究框架、学习情况、教学评价、实习和就业特征等主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最后,朱红老师介绍了2012年首都高校研究生项目组调查概况,分为调查理论框架、2012年调查的创新点、调查问卷编码单、调查实施概要及主要发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又详细的阐述。 此外,此次培训会还邀请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邵明英老师来进行案例分享,邵老师结合工作实际以及项目在北航的开展情况,就北航实际案例和与会成员进行了分享。
下午,各高校在学生工作一线的老师们结合研究选题、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赴5个分会场,在项目核心成员老师的指导下,就相关的议题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交流议题多达300余项目。通过交流和思想碰撞,参会成员均表示能够通过项目的参与回答自身工作中的疑问、指导工作实践、解决具体问题,愿意通过参与项目的调查和研究继续为首都各高校学生工作的深入发展建言献策。
通过培训,各高校项目成员了解了项目开展情况,明确了具体工作要求,掌握了基本工作工具,相信经过培训2013年项目的开展能够更加科学、更加顺利,更加高效地产出科研成果。
“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是受北京市教工委委托开展的一项重大科研工作。该项目始于2006年,调查研究规模由最初的6所首都高校扩大到80多所,覆盖北京地区所有高校。调查机制完善,各高校合作紧密,成果显著。本项目结合首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特征,紧扣学生事务工作,通过研发中国高校学生发展的本土化测量工具与长期稳定的数据积累,为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提供了有效基础;通过建立高校教学评估和学生发展监测体系,推进了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和研究的提升与完善;为以实证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研究和院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