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会议
<

讲座会议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讲座会议 > 正文

2022年第1期青年学者系列讲座精彩回顾

时间:2022-01-20 14:17 来源:

2022年1月19日晚,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举办2022年第1期(总第9期)青年学者系列讲座。本期讲座的主题为“谁会选择医学与师范专业:来自大学专业信息干预实验的证据”,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吴秋翔老师主讲。讲座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马莉萍主持,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吴红斌、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讲师汪卫平对报告进行了点评,来自海内外超过六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腾讯直播和B站直播等方式线上参与。

图片

讲座伊始,马莉萍副教授指出,2021年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重要贡献就是对因果推断方法的拓展及应用,随机实验作为因果推断中的黄金准则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马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以及报告人和与评人的研究领域。

吴秋翔老师的报告围绕“信息干预与大学专业选择”展开。他首先以网络上与大学专业选择相关的新闻和讨论引入,结合已有理论和文献强调了升学和专业的重要性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进而指出研究通过随机干预实验的方法对不同阶层学生的专业选择行为展开分析,主要包括三个研究问题:选择某些特定专业的学生特征及社会阶层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信息干预的有效性及对学生专业选择意愿的影响;信息干预的异质性影响。

图片

而后,吴秋翔老师详细介绍了研究的样本和数据来源、实验设计、控制变量、平衡性检验结果等,研究发现:弱势阶层学生更偏好医学与师范类专业;专业收益信息对学生选择医学与师范专业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干预具有异质性,对弱势阶层、初始专业意愿较低的学生影响更大。结合已有理论,吴老师总结了弱势阶层学生偏好医学与师范类专业的可能原因,如职业预期收益更高、更强的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分数博弈和不完全信息下的偏好塑造或错误判断。

图片

之后,吴秋翔老师进一步介绍了实地调研中有关弱势阶层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的限制,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按照信息成本和信息属性的框架细分专业信息,指出弱势阶层学生的信息来源大多只包括家庭关系网络和低成本的公共资源,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无法保证,个体也不具备强大的信息甄别能力。研究构建了“家庭-公共机构-市场”的信息支持环境,提出降低升学信息的获取成本、规范市场对公共信息的宣传、正确引导市场和公共机构提供私有信息、建立统一且便捷的公共信息平台、加快推进职业生涯课程等改进建议。

图片

吴红斌副研究员高度肯定了吴秋翔老师作为青年学者的社会关怀、使命感和对研究与理论的深度思考,并简要介绍了当代社会中众多学生与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不甚了解的现状。随后,他针对研究的样本选择、干预设计、文献综述等提出改进建议,指出研究选取的样本县往年的高考情况会影响学生的选择,如果考上本科、面临专业选择几率较小,那么他们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随意填写的问题;同时,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的选择稳定性较弱;此外,免费医学生和公费师范生占比较小,且与普通生差别较大,专业内部也存在较大异质性;建议在文献综述部分增加与医学和师范专业选择的相关文献等。

图片

汪卫平老师从如何确定要干预的专业、干预设计、理论贡献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改进建议。他表示,医学专业存在特殊性,研究聚焦医学和师范专业不仅要基于国家政策导向,还需要从实际和理论出发做出详细阐释;同时,实验中所提供的收益、限制、完备三类信息的设计和影响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支持,研究发现尤其是对异质性的解释需要与理论加强对话。

图片

最后,吴秋翔老师对两位与评人的提问与评价进行了一一回应,并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与海内外同行展开了深入讨论。


上一篇:2022年第2期青年学者系列讲座精彩回顾
下一篇: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顺利召开“直面挑战:教育经济学的探索”2022新年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