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

国际交流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际交流 > 正文

我院陈向明和岳昌君教授受邀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 暨 “第一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

时间:2017-11-09 02:36 来源:

2017年11月5-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暨“第一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教科院所及教育期刊杂志社等238家单位近千名教育界代表与会。我院陈向明和岳昌君教授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并做主旨发言。

为提高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倡导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本次论坛隆重推出了“第一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旨在表彰在教育实证研究中做出显著成就的研究者。经高校教育学院(部)、重要教育研究杂志、教育研究院所及各地教育科学规划办等69家单位的推荐,共有251篇论文参与此次评选,最终根据得票高低评审出10篇优秀学术论文和10篇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我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岳昌君教授和张恺博士毕业生的论文《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获得首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奖”。

我院岳昌君教授获“第一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

颁奖仪式后,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做主题报告,集中推出海内外最前沿、最具典范意义的实证研究成果。我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陈向明教授在“意料外后果——高校辅导员双线晋升悖论”的报告中,借助结构化理论、扎根理论和三级编码等视角,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职业晋升过程中面临的困境。陈向明教授认为,由于辅导员在职业晋升过程中的种种不匹配(目标、内容、方式、资源)因素,使得因为他们无论走职级路线还是职称路线,都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双线晋升的制度设计不但没有促进他们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反而从根本上导致了在制度设计之初的“美好初衷”与预期外结果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一个“双线晋升悖论”。同时,陈教授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性,如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的合法性和意涵;怎么建立辅导员的专业化,到底要不要建立更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等问题。

我院陈向明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

会议第二天举行的分会场报告共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围绕“教育政策及其影响”“大学教育机会与产出”“教师知识与专业发展”“多视野下的课程与教学”“学习过程及其评价”五个主题进行。我院教经系硕士生白一平在“大学教育机会与产出”分会场中汇报了《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并与其他高校老师和研究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我院硕士生白一平做分论坛报告

此外,我院毕业生潘昆峰(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的论文《语言能力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溢价》和毕业生吴重涵(现为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论文《家长参与的力量——家庭资本、家园校合作与儿童成长》获得“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奖”,并在“大学教育机会与产出”和“多视野下的课程与教学”两个分会场做了相应的论文报告。我院教育人类与发展系毕业生魏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讲师)以论文《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研究——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视角》获得首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位论文奖”,并做题为《力道之间:实践性知识研究及其启示》的主题汇报。

此次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我院师生与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者的研讨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实证研究的深入开展,持续推进中国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范式的转型。

(教育经济与管理系、教育人类与发展系 供稿)

上一篇:岳昌君教授当选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蒋承副教授研究成果获“第二届劳动经济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下一篇:我院秦春华、林小英老师赴俄参加“21世纪新核心素养”课题国际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