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23年新年论坛专题三分论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高质量人才培养”于2022年12月29日上午8:30-10:10成功举办。专题三分论坛主持人为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莉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卢晓东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朱红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郑力、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郭建如教授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卢晓东研究员,作题为《在世界之中应合: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创新驱动战略之间》的报告。该报告尝试从存在主义视角看待“教育”与“世界”间的关系,从“应合/推手”的角度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创新驱动战略、世界世界化间的关系和未来方向。卢晓东教授首先论述了高等教育在“世界”之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动态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动态的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并应该被扩展到“世界”,而“世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是一个容器,而是海德格尔从物理学“挪用”的“场”,世界的结构是如同“力线”一般的意蕴整体。其次,他指出,“世界”并非静态的,而是处于动态之中,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在世界的世界化之中进行讨论。再者,卢晓东教授讨论了海德格尔“应合”概念,认为应合中的倾听、解构、置入具有相互性和“具身性”的实践特征,类似于“推手”,区别于单纯的“逻各斯/理性”,并深入分析了经济与技术应合、高等教育与技术应合的问题。最后,卢晓东教授指出,在世界的世界化中,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与技术进化相应合,其中包含倾听、解构、重混、涌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技术进化相应合是创新驱动战略内容之一,其合辙状态就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外显。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朱红副教授,作题为《卓越的本科生科研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某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案例调查》的报告。该报告基于挑战与支持理论的视角,重点分析了卓越本科生科研形成过程、形成过程的阶段和特征,以及促成卓越本科生科研参与的重要环境因素等问题。朱红副教授指出,本科生科研参与的动机在内容和状态呈现交融的基本特征。从内容上看,包括了世界观、专业方向、以及职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其次,她提出,在内部动机驱动下,卓越本科生科研存在参与科研初始阶段、科研“小白”阶段、科研“搬砖工”阶段、科研“腊肉”阶段,各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状态特点,各个阶段的升级也需要学生个体与环境挑战和支持因素的配合。最后,朱红副教授指出,应当通过完善院系层面制度保障、营造有益于科研氛国、课题组层面提供科研合法性身份、提倛组会情境、构建有利的导师与朋辈互动等方式,促进本科生卓越科研行为的产生。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郑力,作题为《卓越工程师计划与本科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报告。该报告基于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了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的影响,为未来工程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参考。郑力指出,研究发现家庭资本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生更有可能进入“卓越计划”专业,且家庭资本和学生参与、专业实习等俊辉对学生工程师能力产生影响。其次,进入“卓越计划”专业对学生工程师能力的影响为正,并在“双一流”院校和普通院校间存在差异。此外,课程教学、专业教师、校内实践教学在“卓越计划”与学生工程师能力之间存在显著中介效应。最后,郑力提出,部分“卓越计划”院校存在资金短缺、“双师型”师资不足、校企合作实施存在折扣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卓越计划”学生毕业实习的支持力度,大力改善当前校内实践教学。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郭建如教授,作题为《流动的资源、松散的连结与高效的聚合——基于某综合型大学医工交叉本科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的报告。郭建如教授重点论述了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形式与核心难题,以及医工交叉本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他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本身就处在内涵与边界需要不断地界定中,有效且稳定的控制对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而言是关键的。其次,他以某综合型大学医工交叉学科为案例,认为学生的流动性、广而散的课程、自由转换研究方向、自由出入的实验室、因材施教的导师制、流动的教师资源、多任务竞争下不确定的教师投入等,构成医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组织形式的突出特征。最后,郭建如教授指出,医工交叉学科呈现“小内核+大外部”的人才培养组织形式,在增强学科灵活性的同时,但也使得人才培养对外部环境形成高度依赖:对于任何组织而言,充沛的资源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就拥有的,必然有其吸附、汇聚和控制的方式,也即聚合机制,才能够保障这些资源的持续获得和有效使用。“小核心+大外部“的人才培养组织形式实质上是“小核心+大网络”, 面对流动着的不确定的培养资源以及拥有资源的支持单位的松散联结,高质量的资源聚合机制是维持人才培养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