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第一届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跨校交流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19-12-25 01:39 来源:

2019年12月20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跨校交流论坛”在教育学院成功举办。近50位中青年学者、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此次论坛。会上四位资深学者和八位青年学者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与会师生一同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北大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华师大师生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充分肯定了跨校学术交流的重要价值。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岳昌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胡耀宗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学系主任杨钋副教授对两校教育学科发展历程、师资力量作了简要介绍。

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在上午的学术交流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朱军文教授作“高校教师校内收入的学科分割:现象、原因及其测度”主题报告。朱老师从两个角度对高校教师收入的学科分割现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回顾,其一为人力资本理论中收入决定理论,其二为市场化经济中按劳分配理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作“从人力资本到心力资本——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趋势”报告。在当前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大背景下,劳动力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软实力,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岳老师提出“心力资本”的概念,从“知”“情”“意”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并认为教育要“创心”,才能让学生乐、学、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主题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莉莉教授作“集团化办学的政策设计与路径选择”报告。刘老师首先分析了上海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得失,指出当前集团化办学的教育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着回顾了国外基础教育集团化管理的演进历程,指出集团化办学需要专业化的教育管理集团运营,高校学科基地需要延伸到基础教育,以形成传承共同文化基因的学校共同体。她认为集团化办学有望建构一种更大型的生态圈、寻找一种实践变革的内在力量与机制、形成一种前瞻性的区域设计、传播一种“中国经验”与“中国范式”。之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杨钋副教授作“项目制背景下高职财政政策效果评价”报告。她指出,如何调动项目制的积极性、如何应对项目制的非预期效应,是政府和学界应当思考的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刘莉莉教授主题发言

下午的博士生报告交流环节中,北京大学夏洁、邱文琪博士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丁亚东博士作“何以解忧——基于上海市35162名家长教育焦虑的实证研究”报告,描绘上海市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与特征,并根据家长教育焦虑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忧良方”。华东师范大学姚昊博士作“以生均经费标准牵引教育质量提升——上海市普通高中生均经费标准研究”报告,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人员经费需求的增值、上海市普通高中生均经费的标准以及上海市各区的经费缺口进行了测算。北京大学何章立博士作“高校教师结构预测及分析”报告,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教师结构进行了预测。华东师范大学李世奇博士作“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 meta-analysis between children and youth students”报告,探究了自我控制对网络成瘾的效应及其性别异质性。北京大学高文娟博士、刘鑫桥博士作“Gender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stres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longitudinal study from China”报告,对大学生发展中的焦虑、抑郁、压力状况的变化及其性别差异做了分析。在双方教授点评和问答环节,各位青年学者对与会老师的提问和建议做了精彩回应。

论坛最后,两校系主任共同寄语青年学子,鼓励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界加强交流和合作,为学术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杨钋副教授再次对各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论坛表示了诚挚感谢,并宣布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赵雨虹撰写,杨钋修订)

上一篇:北京大学2020新年教育论坛顺利召开
下一篇:教育学院成功举办教师教育圆桌讨论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