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公告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24新年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3-12-26 16:27 来源: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立足上述背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23年12月21-22日成功举办2024年新年论坛,邀请同行专家共议“教育强国建设及实施路径”。

出席主旨论坛的校外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都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黄斌教授,青岛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福华教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孙百才教授等。

主旨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陈晓宇教授、马莉萍长聘副教授主持。

线上和线下两千余人参与了主旨论坛。

致辞|丁小浩 教授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丁小浩教授为本届新年论坛致开幕辞。丁小浩教授指出,本届新年论坛的举办正值2023年收官之际,疫情后我国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警钟长鸣;行业产业发展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今非昔比;生成式AI等技术变革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不断颠覆人类的认知与生存方式;……依赖于知识生产的教育行业将会受到革命性冲击。新变革、新技术的发生将重塑劳动力中的许多角色,深刻影响未来教育的目标、内容、资源投入和产出方式。这些新变化、新挑战要求教育经济学的同行们提出更具价值的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精进研究方法,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新时代教育与经济之关系,洞悉筹措和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方式、新特点,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丁小浩教授表示,教育经济学科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中国教育经济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分析视角与研究议题,具有清晰的学科规范与学科认同,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学术共同体。近年来,教育经济学的边界不断拓展至其他学科领域,不仅涉及教育学、经济学,还融合了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思想与方法,体现了突出的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然而,教育经济学的各种“变”都始终未曾离开一个不变的“核”——投入-产出、成本-收益、需求-供给等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分析框架。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我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尚面临诸多挑战,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任重而道远。希望教育经济学各位同仁一起努力,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旨发言|闵维方 教授

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学院名誉院长、教育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闵维方教授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经济意义》的主旨演讲。闵维方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论述出发,点明教育强国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继而由教育发展的数量、质量、公平性、开放性、资源投入、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六大指标提出教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一,教育强国建设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从业者知识技能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教育强国建设通过一流大学培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三,教育强国建设与绿色发展指数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教育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协同发展趋势。一国教育发展数量、质量、公平性、服务经济发展能力越全面,将带来更多绿色、低碳发展结果;第四,教育强国建设是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机制,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第五,教育强国建设有利于通过调节劳动力市场配置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增进公共利益理解,分别扩大国家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调节能力,促进共享发展;第六,教育强国建设在推动开放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应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双向、高效、有序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吸引优秀留学生来华学习,扩大教育教学和科研国际合作,以教育交流构建不同国家、文明和谐共处与共同繁荣的有效机制。

主旨发言|都 阳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党委书记、所长都阳教授作题为《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主旨演讲。都阳教授首先回顾了人口形势变化和经济发展形势转变间的关系,指出我国正面临总人口持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的挑战。鉴于人力资本积累构成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就是以人力资本拉动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在尊重人力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前提下,需要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力资本积累体系特征,明确人力资本积累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杜阳教授进一步指出,教育体系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人力资本需求间的相互作用。伴随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投资方式也应有所转变。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对资本投资回报的制约愈发明显,就业规模下降使得投资于物质资本产生的收益进一步下降。此外,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后者更多依赖于人力资本积累。因此,在不同阶段教育、不同形式教育中重新配置教育资源不仅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的途径,也是未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

主旨发言|杜育红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杜育红教授作题为《教育强国的内涵与评价:目的手段与逻辑框架》的主旨演讲。杜育红教授首先指出,当前有关教育强国的探讨对目标关注较多,对实现手段关注较少。“两步走”战略安排体现了教育强国的“目标性”,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国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论述体现了教育强国的“手段性”。

杜育红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教育强国的上位概念,通过教育强国建设实现心理、思想、行动方式上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才能顺应和推动现代经济制度与政治体系的健全发展。置身中国二元经济、追赶经济的宏观背景,教育不仅在我国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还在扩大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劳动力规模,继而通过模仿吸收新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教育强国建设应秉承目标与手段统一的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此外,社会需求的复杂性与教育系统的计划性构成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深层矛盾,如何让微观学校更具活力、更具应对复杂社会需求的能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

主旨发言|黄 斌 教授

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黄斌教授作题为《学生-成人认知技能分布对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基于国家知识资本理论的新发现》的主旨演讲。黄斌教授指出,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投资于教育是增进一国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1960-2022年159个国家的认知技能得分可比数据库,并对各国教育发展的“量-质”进行分类,黄斌教授的研究发现,教育低质的国家经济增速偏低,教育“量高-质低”的国家在60年内平均增速仅为1.73%,且各国学生认知得分与经济长期增速密切相关,教育质量是决定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进一步探索典型国家学生认知能力的分布差异后发现,儿童-成人认知技能分布间存在较大偏态,造成这一分布偏态的因素包括高等教育、移民与脑力流入、高质量的企业在职培训等因素。对认知技能差距与收入分配的分析发现,穷国与富国间人力资本差距主要在于质量而非数量,穷国与富国教育数量维度差异在缩小,但学生认知差异保持不变。总体差距呈现低“补差”、高“减优”、中低“聚集”、位置“左移”的变化趋势。

最后,黄斌教授指出,从教育的经济价值视角出发,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技能的实质性发展。中国推进教育强国、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在于以促进人的技能发展为重心,通过教育的系统性变革补差、增优,实现人口整体技能水平和高技能人口占比“双提升”。同时,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还应避免教育数量规模的盲目扩张,以提升学生整体技能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心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

上半场论坛主持人|陈晓宇 教授

主旨发言|岳昌君 教授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岳昌君教授作题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的主旨演讲。岳昌君教授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面临的十大挑战,包括全球经济竞争加剧、就业市场机会减少、非标准就业成为大势所趋、机器人技术与劳动力构成总替代关系、我国经济增速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但质量难以保障以及高等教育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在此基础上,岳昌君教授进一步归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征,包括毕业去向与经济环境紧密相关、毕业生名义收入下降、就业主观满意度下降、省会就业比例下降而乡镇比例升高、行业结构变化不大、就业单位中民营企业就业比例下降、专业不对口毕业生规模大、求职优先考虑福利待遇、求职渠道以学校信息发布为主、用人单位对学历重视程度上升、在院校评价中学生对校外实习机会最不满意、高等教育能力增值供给不足等问题。


主旨发言|杨 钋 长聘副教授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杨钋长聘副教授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职业教育转型及其挑战》的主旨演讲。杨钋副教授首先指出教育强国建设中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知识社会等新型社会形态兴起所导致的“去技能化”进程,包括:数字经济对技能的需求、配置、使用产生影响,产业技能需求高级化催生行业间岗位替代效应,工作岗位对职业教育人才吸纳能力稀缺;零工经济兴起导致社会对技能需求发生转型,倾向于筛选有技能劳动力而非在职培养;新就业形态与非正规就业导致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式从组织性、集中性到自主性、分布性的转变。

杨钋副教授进一步从规模与结构、分化与组织转型等方面指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社会转型压力:在规模与结构层面,高职院校的区域扩张形成了区域内职业院校的竞争格局;在分化与组织转型层面,高职院校教育财政配置模式出现分化,省内平衡性差异大于省际差异。中职教育呈现出使命扩张与多重选拔的特征,教育定位转向服务学生终生发展和为高校涵养生源。中职院校为适应新办学定位,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相应调整,产生录取招生分层化、人才培养应试化、实习实训边缘化、考试评价日常化、师资配备学科化、就业支持松散化等去技能化特征。

主旨发言|郭丛斌 研究员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郭丛斌研究员作题为《我国普通高中科学教育开展的实践与特点》的主旨演讲。郭丛斌研究员指出,数智时代新型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开展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科学教育作为科学知识、思维方式、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科学素养初步探索、科学普及工作深化发展、科学教育融合体系构建、科学教育上升国家战略四大发展阶段。

郭丛斌进一步介绍其团队围绕科学教育开展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并提出:当前我国高中校内校内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多样,涵盖传统课程、讲座报告、学生动手参与等形式,但校外科学教育参与率较低,区域科学教育水平差距较大,校内、校外科学教育活动存在“协同效应”。高中生科学认知概念清晰,但对从事科学职业兴趣较低、畏难情绪突出,高中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但科学批判精神不足。初中阶段科学教育经历对高中阶段科学教育参与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并通过科学教育兴趣、知识基础、职业意识的中介效应发挥作用。

下半场论坛主持人|马莉萍 长聘副教授

12月21日下午和22日全天另设有6场分论坛,与会嘉宾分别围绕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经济学分析、教育测评驱动教育改革、青少年生涯教育及其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与选拔、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科学教育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伫立在2023年末这一回首既往、迈向未来的崭新征程,教育经济学界专家同仁齐聚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及其实施路径建言献策,有效增进了成果交流与思想碰撞,展现了中国教育经济学科发展的时代使命。

祝愿中国教育经济学科发展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上扬帆远航!


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撰稿|何元皓

校对|郑翔睿

审核|马莉萍


上一篇:要点回顾 | 2024新年论坛分论坛一: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 三位博士生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并作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