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会议
<

讲座会议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讲座会议 > 正文

要点回顾 | 2024新年论坛分论坛二:教育测评驱动教育改革

时间:2023-12-30 16:41 来源:

2023年12月21日下午15:40,2024年新年论坛分论坛二“教育测评驱动教育改革”正式开始。主持人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长聘副教授黄晓婷老师。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主任高宏斌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诗茜同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周雪涵博士后、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江哲涵副研究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锋亮长聘教授出席并作学术报告。

分论坛二主持人|黄晓婷 长聘副教授

图片

分论坛二|高宏斌 教授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主任高宏斌研究员,作题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简介》的报告。报告中对于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发展的基本历程、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调查过程以及现状进行了探讨。高宏斌老师提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公民科学素质测评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应用科学四个维度,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个维度进行情景式测评。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公民和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持续加速提升,且青少年的科学素质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提升,相邻年级间基本呈等差状态。在未来可以从提供决策咨询、进行分级评价、数据开放服务和开展国际测评这四个方面进行发展。


分论坛二|黄诗茜博士生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诗茜同学,与黄晓婷老师合作,作题为《基于计算测量学的大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初探》的报告。研究基于计算测量学理论,开发了适用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工具。通过资料不对称和任务信息不对称两种合作支架的搭建,设计了两项基于计算机的人-人互动测评试题。在完成测评工具的评估系统建构后,进行了约30人次的预实验,并将logfile中的特征行为映射至测评框架中。在未来,将在对已有数据先进行传统方式打分,并基于人工评分数据开发自动赋分算法、进一步大规模随机抽样的测试等方面进行研究。


分论坛二|周雪涵 博士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周雪涵博士后,作题为《数智时代的大学课程质量测评研究》的报告。首先,进行了高校在线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质量评估,发现三分之二的在线课程可以达到一般标准,课程在“支架式教学”方面做的较好,但在“学生自主权”与“人际互动”方面较欠缺,同时通过多层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可显著提高学业成绩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包括课程构件和课程元素的优化。其次,进行了高校在线课程班级规模对学生学业成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线课程班级规模会负面影响学业成绩、课程满意度,主要通过人际互动的减少而作用,而非课程参与率。


分论坛二|江哲涵 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江哲涵副研究员,作题为《医学教育测评新进展》的报告。通过对于医学新型测评模型和方法进行介绍说明,江哲涵老师提出医生职业胜任力模型包括医疗专家、交流者、协作管理者等多重角色,强调职业道德和EPA在职业行为中的作用。医学教育测评方式包括集成化评估工具、多学科导师和团队协作以及虚拟技术的应用。虚拟测评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如VRAR模拟技术、心理抗压能力等,但需考虑其适宜性和可行性。此外,江哲涵老师还强调,医学教育评价面临必要性和困境,改革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分论坛二|李锋亮 教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锋亮长聘教授,作题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必要性与两难困境》的报告。研究中讨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改革可能面临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挑战。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实证分析的改进,并关注中小学生的成绩与健康、教育满意度等问题。科研效率与教育公平的权衡也是讨论的重点,需要平衡科研效率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时,李锋亮老师强调,对基础教育而言,培养和筛选存在天然的矛盾,公平的权重是远大于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才培育的权重,因此评价制度改革要慎重,更需要改变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集聚状态。

  

分论坛二|现场讨论

各位发言人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和高度评价。报告结束后,主持人与嘉宾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撰稿|邱世琛


上一篇:要点回顾 | 2024新年论坛分论坛三:青少年生涯教育及其发展
下一篇:要点回顾 | 2024新年论坛分论坛一: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