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会议
<

讲座会议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讲座会议 > 正文

精彩回顾:青年学者系列讲座第18期

时间:2024-01-10 15:35 来源:

2024年1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举办第18期青年学者系列讲座。本期讲座的主题为“高考升学表现与普通高中教育支出(Student College Access and High School Expenditure)”,由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特聘副教授杨晋主讲。

讲座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长聘副教授杨钋主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阎凤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小浩,研究员秦春华,副所长、长聘副教授马莉萍,长聘副教授蒋承,助理教授朱琼参与点评。教育学院多名师生到场参与。讲座伊始,杨钋长聘副教授对报告人和与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讲座报告人的教育背景和研究领域。

杨晋副教授首先从社会对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的高度关注这一现实情境切入,关注到高考升学表现与地方招生以及财政经费的相互作用,由此提出 “是否存在基于高考成绩或升学表现的高中教育问责机制”、“普通高中高考升学表现和经费支出之间因果关系如何”以及“为何有的地方会为教育投入更多经费”等研究问题。

在文献与理论回顾部分,杨晋副教授主要与“Does money matter for education”、“学校问责制”两支文献进行对话。聚焦到我国情境中,地方政府往往将高考作为高中教育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认为围绕高考成绩及升学表现的问责制度可能存在。

杨晋副教授带领团队整合多省的教育经费收支数据、县级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地市级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到2005-2011年间多省县级的高考升学与县域教育经费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事件研究法,发现其一,选拔性更高的高考升学指标能够对后续年份的教育经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二,这一影响主要存在于GDP相对较低的县市,且主要体现于人员性支出;其三,更多的人员性支出能够提升运用低选拔性升学指标衡量的县域高考绩效的后续表现。

本研究致力于为学校问责制度相关研究以及关于“Does money matter for education”的讨论提供新的证据。随后,参会老师和学生围绕高考升学表现与经费支出的关系等议题与杨晋副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

  


文字|徐雅静

图片|程雅雯

校对|孙冰玉


上一篇:精彩回顾:北京大学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中国高校校企合作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下一篇:精彩回顾:青年学者系列讲座第17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