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本次共评选出获奖成果344项,其中一等奖26项,二等奖119项,三等奖199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共有6项成果获得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推出获奖成果推介系列文章。
《高等理科教育的发展与挑战》
三等奖
朱红 陈晓宇 鲍威等
目前我国高等理科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能力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为应对上述挑战,我们需要充分激励大学和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进行改革、开展创新的教育实践、评估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而上述手段的实施归根结底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调整。
本书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①了解高校理科专业学生的规模、生源质量与招生选拔机制;了解国际理科专业布局,分析国内外专业结构上的差异。②研究理科人才培养过程和机制,包括师资投入、教育教学(包括课堂与实践教学)改革等,特别是教学方法改革、国际化培养、理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特别是科研实践)。研究国内理科人才分类培养类型。③了解并分析高校理科专业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状况和影响机制,包括学业成就、创新能力、职业志趣就业能力发展。
一、基本观点
课题主要研究结论有:
生源质量:目前我国高等理科本科生源质量大幅下滑,表现为理科思维素质和能力训练不足、学习兴趣不足、被动学习情况严重等。
培养质量:未来高等理科教育的人才培养需从培养原则、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科研训练、理想信念教育等六个方面入手。
分层分类培养:高校通过分层分类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学业能力发展、形成明确发展规划并提高教育满意度。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院校类型与学生能力: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的学生能力增值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学生就读的学科专业比院校层次更为重要;即便在同一层次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对学生的能力增值也各不相同。
专业设置的国际比较:未来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势是将“专业”理解为一种“知识组合(组织)”,而不是以单一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设置。
专业选择:高考分数越高的学生越倾向于选择理工科专业,且更青睐工科专业。从家庭经济背景来看,人文社科学生比理工科的优势明显,理科学生处于最弱势的地位。
专业转换:是否转专业在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但与没有专业转换意愿的学生相比,有专业转换意愿的学生学习行为更不频繁,学习成效更低。相较于其他学科,理科生的专业转换意愿尤为强烈,易于就业的社科专业更受专业转换学生的青睐。
课程设置:对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物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发现两所学校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未来我国需要在培养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淡化专业鸿沟,强化通识教育,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自主性。
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创新能力:理科教育中创新激励型教学行为较为不足,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均而言理科学生各项学业表现在五大类学科中普遍偏低,尤其是创新人格方面,理科学生学业成就的分化程度更大。
实践(科研)参与:现阶段我国大学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基础专业学习、拓宽实践教学经费来源、促进实习实践与职业的衔接性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改进实践教学。
职业志趣:入学后需要关注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内在动机,注重互动型和创新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设置就业导向的课程,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等。
创新能力:课程设置、教学行为、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但本科生参与自主科研和教师科研项目的情况与其自身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提升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学生如何参与科研更加重要。
非认知发展:非认知因素投入会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产出水平,其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专业考试成绩的促进作用最大;专业认同对不及格科目数的降低作用最为明显;专业学习的情感性投入对学术获奖可能性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
就业能力:院校课程设置通过促进学生过程性学业参与和自主性学业参与,对于本科生可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更大的作用,规则性学业参与对学生可就业能力中专业素养的提升则有着突出的作用。
应用理科:未来应用理科的出路是:一、分化到其他技术应用学科门类;二、保持在理科目录内,按照应用学科办学模式做教学改革;三、为培养非本学科研究生做准备。
二、主要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课题创新点和学术价值表现为数据价值、专家咨询和研究体系三个方面。
(1)数据价值:课题通过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学生网络调查,为确保样本分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本科教育的真实情况,课题组按照全国本科在校生的实际分布比例对总样本进行了重新抽样;据此形成了《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调研结果及政策建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本科生、尤其是理科学生的总体发展现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2)专家咨询:课题组两轮的专家调查广泛听取了理科不同专业的学者、以及高等教育专家的意见,专家学者就高等理科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人才培养、理科教育的国际比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些声音为我国高等理科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3)研究体系:课题,围绕大学生学习行为、课程设置、教学行为、能力发展和职业志趣等多个维度,设计了信度和效度均较高的测量量表,并使用高等教育“过程性评价”的视角,形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评价体系,对于丰富教育生产函数和学生发展理论的内涵、指导我国高等理科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课题的研究方法包括:①对全国百余所高校进行大规模的学生发展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十万余份,重新抽样之后有效问卷近五万份;②通过对国内十几个理科院系的教学主管、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调查案例学校的选拔机制和生源质量、培养机制和培养质量,深入了解教与学的动态过程;③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高等理科教育发展趋势、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国际比较;④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深入的案例调查。
课题组在调查第一阶段(2013年6月-11月)对理科专家进行了两轮的网络调查,并进行了深度案例访谈。2013年下半年,课题组对我国高等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565位专家进行了两轮网络问卷调查。第一轮调查主要就高等理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人才培养目标和原则、规模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科研训练)、师资队伍、资源配置、高等理科发展历史趋势评估等7个领域,采用开放式问题的形式进行了调查;采用质性分析方法进行编码,提炼主题,统计频次。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设计了第二轮调查,就以上7个领域的核心问题进行封闭问题的定量问卷调查。第一轮专家调查回收问卷327份,有效问卷25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5.7%。第二轮专家调查共回收问卷311份,有效问卷2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48.7%。同时,课题组还对全国4所大学12个理科院系的25名本科教学主管领导和教师以及23名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高等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的现状。
第二阶段(2014年5月-8月)聚焦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参与、课程设置评价、教学评价、学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全国高校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网络问卷调查。在全国97所高校中进行了本科生网络问卷调查,总计回收问卷109,004份,其中有效问卷100,941份,覆盖国内不同层次高校97所,其中C9院校9所、985非C9院校17所、211院校11所、普通本科院校63所。调查结束后,课题组依据全国本科在校生的院校层次比例、学科专业比例和性别比例进行了重新抽样,重新抽样后样本量为41,566,分布于85所高校中。